《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实施方案与项目技术设计书》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
2016-05-26 10:26
武汉规划协会
2016年5月16日下午,《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实施方案与项目技术设计书》(下称“实施方案”与“设计书”)专家评审会在市测绘院召开。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纪平、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巡视员黄红云、湖北省测绘成果档案馆馆长李兵、湖北省航测遥感院总工程师洪亮、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建松、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翟亮等七位专家组成。会议由市测绘院院长肖建华主持,国情专班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市国土规划局测勘处负责人赵中元出席会议。
会上,肖建华院长介绍了我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背景、目的和工作开展情况,国情专班就“实施方案”与“设计书”做了具体内容汇报。在听取汇报和审阅资料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实施方案”与“设计书”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内容细化和指标扩充,具有武汉特色,指标体系完善,监测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基础性监测,应与国家要求保持一致,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明确监测重点、监测周期和监测尺度;二是以政策为导向,结合市级发展目标,重点开展地表自然资源资产化、精细立体化监测等专题监测和研究,实现由“传统测绘”向“按需测绘”、“按需监测”的转变;三是加强专题性监测成果内容的质检工作,增加与其他行业同类成果的比对分析,同时建议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可申请加入国家专题性监测成果质量控制规范标准的参编工作。
最后,市测绘院院长肖建华表示,各位专家从全国、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对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于下一步工作,他指出:一是要按照专家意见,从监测指标和内容、技术方法、质检要求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完善,使监测工作既兼顾普查的系统性、一贯性,又突出重点,按需监测;二是要充分发挥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共建”和武汉大学“地理国情监测联合研究中心”两个平台的优势,加强与武汉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省测绘局等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进一步深化完善统计分析工作,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地理国情监测的公益智库作用。
会上,肖建华院长介绍了我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背景、目的和工作开展情况,国情专班就“实施方案”与“设计书”做了具体内容汇报。在听取汇报和审阅资料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实施方案”与“设计书”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内容细化和指标扩充,具有武汉特色,指标体系完善,监测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基础性监测,应与国家要求保持一致,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明确监测重点、监测周期和监测尺度;二是以政策为导向,结合市级发展目标,重点开展地表自然资源资产化、精细立体化监测等专题监测和研究,实现由“传统测绘”向“按需测绘”、“按需监测”的转变;三是加强专题性监测成果内容的质检工作,增加与其他行业同类成果的比对分析,同时建议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可申请加入国家专题性监测成果质量控制规范标准的参编工作。
最后,市测绘院院长肖建华表示,各位专家从全国、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对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于下一步工作,他指出:一是要按照专家意见,从监测指标和内容、技术方法、质检要求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完善,使监测工作既兼顾普查的系统性、一贯性,又突出重点,按需监测;二是要充分发挥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共建”和武汉大学“地理国情监测联合研究中心”两个平台的优势,加强与武汉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省测绘局等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进一步深化完善统计分析工作,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地理国情监测的公益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