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机构入围长江新城概念规划设计 生态、人文是共同关注点

2017-11-10 10:12
武汉规划协会
7日,武汉长江新城概念规划推进工作会议上,长江新城管委会和市国土规划局宣布,武汉长江新城咨询建议及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国际征集有5家机构入围,并正式将概念规划任务书交付给这5家规划机构。
  这5家规划机构分别是: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德国SBA公司联合体、东南大学规划院、美国HM公司。其中,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规划院是雄安新区概念规划编制单位。
  这5家机构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平行开展概念规划编制。12月底概念规划编制完成后,再从这5家机构的方案中评出1家,综合开展长江新城的总体规划工作。
  为高水平开展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编制,武汉向全球发出邀请,启动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方案国际征集。9月28日,正式向社会发布中、英双语国际征集公告,共有78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形成63家个体或联合体报名。最终,30个咨询建议方案被提交。
  10月20日,长江新城邀请17名国内知名专家,对提交的国际咨询建议书进行评选。最终,上述5家机构入围。
  长江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5家机构规划建议书的共同特点是:非常重视生态和人文,从生态城市角度、从人的活动的角度展开规划设计;将长江新城建设放在国际前沿去思考,方案均体现了未来城市理念,体现了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等国家战略的理解;对武汉与长江新城的关系把握准确,在生态、城市空间等领域,突破传统规划手段去谋划。
  五家入围机构规划思路亮点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把改善民生作为城市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区域层面、武汉城市层面、长江新城层面这三个层次入手,深入分析新城建设的目标、策略和方法。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魅力为重点,把改善民生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规划中突出“智慧发展、长效治水、开放街区、循环低碳、高效交通”五大理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紧扣“城的愿景和人的需求”
  谋求属于长江新城的本土化解决方案。围绕人的需求,勾画新城目标人群,明确人群来源、行为特征及空间需求;突出强化对新城“服务”能力的建构,从传统的“产-人-城”,到新型的“城-人-产”,新城发展的聚集将从“业”转向“人”,同时关注新城软文化魅力的塑造,创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魅力,突出全年龄友好设计,营造兼顾国际风韵和武汉风情的宜居乐土。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德国SBA公司联合体 打造成“智慧中枢,共享新城”
  从武汉战略支点作用,审视武汉发展轨迹和优势,提出武汉要发挥四大作用:面向亚太区域的“国际门户”、中部崛起的核心带动、长江经济带上最具发展潜力的江城和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规划定位上,提出“智慧中枢,共享新城”定位,强调由全民参与的城市中枢所引领的蓝绿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交织的宜业宜居之城。
  东南大学规划院 新一代生态绿城和现代智城
  围绕“高点定位、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将长江新城规划定位为:武汉高效高新产业、国际交往、高端人才的核心承载区,新一代生态绿城和现代智城,武汉最重要的新区。提出长江新城规划4大核心理念:高点定位,把握时代特征;世界眼光,坚持生态优先;国际标准,集约资源配置;中国特色,传承山水文脉。
  美国HM公司 建活力智能生态的“人民城市、创智湖区、山水田园”
  方案以城市设计可达、宜居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城市设计的编制,建设活力、智能、生态的“人民城市、创智湖区、山水田园”。对水体保护、空气质量、节能减排、垃圾处理、绿色建筑等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优先措施。通过创新的绿色规划和建筑设计,构建低碳生态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优美的工作、休闲和生活场所,使长江新城成为人民的共同生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