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城市通风廊道,建设生态宜居武汉

2013-06-26 11:26
武汉规划协会

武汉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冷、湿度大,整体舒适度较差。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开发建设,城市通风环境恶化,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加剧。尤其是今年1月份以来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维系通畅的城市通风廊道,促进城市内外空气循环,对于建设生态宜居武汉就显得尤为必要。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武汉市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中提出“打造6片放射状生态绿楔,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为进一步落实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保持联系主城内外开敞的通风廊道,研究在规划管理中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风道,2012年,武汉市国土规划局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和市信息中心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展《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管理研究》的编制工作。

2013年6月7日,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市环保科学院、新港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专家,对项目初步成果进行审议。该研究在充分借鉴香港、德国、日本等国内外风道建设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观测模拟、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气象条件数字模拟、计算机风场模拟(CFD)、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武汉市风环境现状和潜在风道情况,明确武汉市风道的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并提出其空间控制指引和管控措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合理,成果内容丰富,下一步应重点加强成果应用,将风道控制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规划管理中,切实推进“两型社会”和生态宜居武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