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谋科学发展新路径重构谱城乡和谐新篇章——规划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参加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1-10-09 10:55
武汉规划协会
      一年一度规划师的盛会——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下旬在南京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规划局承办。来自全国城市规划行业专家、学者、规划师约3000余人参加了会议。根据主管局领导的批示,由刘奇志副局长带队,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组织了规划院、地空中心、交通院、信息中心、编研展示中心等会员单位近40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年会。
      会上,江苏省副省长何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等在开幕式上致辞,并颁发了201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建议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作了题为《城市转型与重构进程中的规划调控纲要》的学术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每年一度最主要的学术活动。本届年会紧扣“转型与重构”这一主题,包含14个专题会议、9个自由论坛、3个高端论坛、5个特别论坛、两个工作会议和1个规划学术沙龙,就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住房建设与低碳规划等议题展开讨论。我协会会员单位经过前期精心准备、积极投稿,共有35人撰写的20篇论文被大会收录。其中规划院的《从“被动控制”到“主动实施”——武汉市规划实施体系建设探索》(作者:何梅、商渝)选定为本次年会论坛的宣读论文。
      另外,年会同期还举办了2011全国城乡规划编制科研教学成果展,展出了来自全国70多家规划编制、设计单位近年的编制设计和教学研究机构成果以及南京城市发展规划等内容。
      通过组织本次年会的交流学习,让更多的会员单位了解到其他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解决我们当前的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及借鉴作用。
 
      附:年会收录论文和作者
 
武汉市规划行业会员单位参加2011南京中国城市
规划年会论文概况
序号
单位
作者
论文名称
备注
1
规划院
何梅 、 商渝
从“被动控制”到“主动实施”
——武汉市规划实施体系建设探索
宣读论文
2
马丽、闵雷
旧城风貌区更新改造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
——对武汉老汉口滨江商业区复兴规划的思考
收录论文
3
王瀚、程婧
城市重点地段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论证方法初探
――以武汉市为例
收录论文
4
杨文龙
煤炭城市转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收录论文
5
方可

转型期中小城市发展战略思考
——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
收录论文
6
何浩

平原水网地区村庄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以仙桃市胡场镇河口村为例
收录论文
7
王洁心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收录论文
8
江文文、徐国斌
特大城市边缘地带工业园区规划方法初探
——武汉青山(国家)环保工业园的规划实践
收录论文
9
徐昊、黄峻、
江文文、周小虎
武鄂黄城镇连绵带规划建设思路研究
收录论文
10
张婷
武汉市城中村改造规划新思路探讨
——以汉阳区为例
收录论文
11
胡跃平、徐昊
探索乡镇总体规划中城乡等级体系构建的新模式
收录论文
12
汪波宁
高密集区地下空间一体化的规划实践
——以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收录论文
13
方可、陆涵
对转型期城市交通体系重构的思考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收录论文
14
耿云明
高铁经济“背景下的区域转型更新策略研究
——以武汉青山滨江区为例”
收录论文
15
肖志中、陈玮、
刘菁
城市生态框架保护适应性策略研究
——以武汉为例
收录论文
16
地空
中心
熊向宁
转型期大城市边缘区规划机制建设途径实探
收录论文
17
陈涛
交通性景观道路的慢行空间设计探析
——以武汉常青路为例
收录论文
18
编展
中心
姜涛、秦涛、
李延新
武汉市规划用地兼容性规定再探索
收录论文
19
刘李琨、李延新、
黄澎
城市设计行政管理法规探索
——以武汉市为例
收录论文
20
信息
中心
魏正
日照约束下控规土地开发强度新方法研究
收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