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版图已初现——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
2013-08-08 08:32
武汉规划协会
武汉“工业倍增计划”的时针渐渐指向1000天。
这是武汉百年工业史的一个时段,却决定着武汉未来发展的“惊人一跃”。
此时,工业在世界经济重要性下降的判断瞬时破灭,国内“产业空心化”仍在一些地方继续。武汉已经给出了更加坚定的工业指向:工业产值6年达到3万亿。
最新的武汉工业路线图
8月1日,媒体披露武汉市委常委会划定的工业倍增6年路线图:201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到201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优势主导产业将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90%以上。
这是武汉“工业倍增计划”的最新版本,这份蓝图规划的未来并不遥远。此时,武汉工业总产值刚刚突破1万亿元,国内外一片“发展实体经济”之声。
提出“工业倍增”目标时,时任市长阮成发说,“工业倍增计划抓住了发展的核心”。武汉市代市长唐良智明确把“工业倍增计划”作为武汉“十二五”期间的首要目标。
此时,回顾“工业倍增计划”的决策,当可欣慰于这座城市的前瞻性谋划。正是这关键的一步,使新的6年3万亿工业蓝图得以铺展。
“工业倍增计划”1000天已经翻过。6年3万亿,新的工业倍增计划规划至2019年,2000多天。
如果从近代工业兴起计算,武汉工业越过1万亿元年产值,经过了100多年。从1万亿到2万亿,从2万亿到3万亿,规划时间都只有3年。
看似不可思议,却内含科学的谋划。实现这两步跨越,武汉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需要18.9%和14.5%。而近两年,武汉工业年均增长超过20%,工业投资增长年均增长超过40%。
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国际金融危机已促发新的全球性经济共识,空心化发展没有出路。在刚刚过去的1000天,武汉工业倍增计划在竞争中推进,在接下来的2000多天,竞争将更加激烈。去年武汉工业总产值首破万亿元,全国看,工业总产值在万亿以上的城市有20多个,后面还跟着一批工业迅速突破的城市。
武汉必须应急谋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韧劲,为工业发展开辟道路,抓工业的措施、搞工业的环境、促工业的共识都需再上台阶。
武汉必须有超越性的步骤。工业倍增不靠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主攻方向,战略新兴产业。
现在,武汉工业总产值中,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个产业占到两成,但增长快于全部工业的增速,达到25.8%。到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占四成。
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正在加速。长期作为武汉支柱产业的钢铁,在新的9大高端高新产业集群中,被归入“现代冶金等高端材料产业”,预示着武汉钢铁产业即将迎来新生。就在几天前,武钢完成了对德国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业务的收购。
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武汉工业的版图已经初现,新的2000天召唤我们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