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场所营造的艺术和实践》主题学术讲座
2013年6月4日,武汉市国土规划局邀请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城市与规划系主任鲁吉亚·布提纳·沃森(Georgia Butina Watson)教授,举行了主题为《场所营造的艺术和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奇志副局长主持,市国土规划局系统单位、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单位及“城市研究网络”成员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会聆听。
讲座首先基于沃森教授的著作《Identity by Design》,介绍了场所特性的概念、理论发展和关键要素,阐释了在形态学层面和城市层面,建筑师、景观师、规划师如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场所特性和城市特色的艺术,同时使这些创造出来的场所特性被使用者所认同。其次,沃森教授详细介绍了三个国际案例:一是美国波士顿中心干道的改造工程,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和空间隔离等问题,中心高架干道被改造为隧道,通过在地面新增大量公共开敞空间、恢复传统街道系统和沿线土地混合利用,强化了波士顿“翡翠项链”绿地系统特色,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位于伦敦南部的安吉尔镇社区工程,通过对破旧公寓、基础设施、街道环境等综合更新改造和建造新的生态住宅,实现衰败传统社区的再生;三是位于伦敦北部的伊斯林顿市的公共空间改善计划,通过对街道、公园、庭院、步行道等零散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形成了连接整个社区的“绿链”,塑造了新的场所特色。沃森教授分享了她在项目过程的经验与体会,强调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设计师应与政府部门、社区团体、居民、开发商等关键参与者密切合作,建立共同愿景,体现赋权、社会融合、多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等核心价值。
沃森教授的讲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会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对场所营造和场所特性的概念,以及中外规划管理制度、公共住房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最后,刘奇志副局长进行了点评,他对沃森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场所营造的前沿理论和实践安全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城市设计和旧城更新改选过程中,以“使用者”为中心,让本地居民和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以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公私之间密切合作的做法值得借鉴和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