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厅出台方案保障创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

2014-05-13 11:25
武汉规划协会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出台相关方案,按照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行的推进步骤,从多方面服务青海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

  全面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把地勘工作的重点放在生态环境适宜、群众理解支持、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勘查后具备开发条件及社会投资主体有意愿的地区,重点面向祁漫塔格、祁连山、东昆仑等地区的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全力突出铜、铅、锌、镍、金、铁、钾盐、煤炭等重要矿种的勘查,延续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格局。到十二五末,力争新发现矿产地和普查基地80处,形成新的资源富集区2~3处。

  加强科技工作,为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按照部省共建的原则,启动青海地质科研基地建设。办好部省地质勘查科研研讨会,积极研究找矿突破科技支撑与科技需求。加快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进度,以资源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以科研促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战略。加大优势矿产资源以及共伴生矿、尾矿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成我国开展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示范区域。到2015年,累计盘活低品位固体钾1.7亿吨,使可采钾盐供给能力增加1倍以上,每年增加钾肥供给量110万吨。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启动实施大通煤矿地质环境治理示范二期工程,继续支持西宁、黄南等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好西宁市火烧沟泥石流、同仁县西山滑坡等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高标准十有县建设。

  向循环经济园区优先倾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探索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为加快推进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建设和重点地区公路、铁路、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奖惩制度;坚持统筹规划、先补后占、以补定占、占优补优、占水浇地补水浇地;提高耕地开垦费标准,鼓励农民、社会资金投入农田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