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学习

2011-12-29 10:58
武汉规划协会
      2011年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在太原市召开,经张文彤会长批准,武汉市规划协会组织地空中心、规划院及交通院等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论坛。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突破50%。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这种特有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带来了“半城镇化”广泛存在、城乡统筹缺乏实质性推进、粗放发展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的主题为探讨城镇化如何在特色中提升质量。论坛主要从城镇化质量内涵与量化标准、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关系、城镇化质量主要制度与技术因素、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制度创新、城镇化问题的国际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首先,中国工程院周干峙院士、邹德慈院士等主要就中国城镇化特色问题、城镇化的质量、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城市化质量与公共服务等方面作了主题报告。其后,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专家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报告包括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江苏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研究、东部先发地区城市化速度、效益评价及趋势展望、交通条件支撑下的贵州特色城镇化发展格局、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城市发展战略、山西省人口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研究等专题。与会专家的观点高屋建瓴,让我们感触很深。
      通过参加此次在太原召开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活动,对于本次论坛的主题——城镇化如何在特色中提升质量,结合相关学习资料,与会者感到;城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实际上只有一次机会。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结束,城镇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一旦确定后,就很难再改变。我国正经历着空前绝后的城镇化,而且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机动化等相伴交织,从而使发展模式的选择更加扑朔迷离。正确选择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生态文明的核心课题,而且也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之关键。联系到武汉市的城镇化发展,确实存在同样的机遇与挑战:在两型社会实验区深入人心的形势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现在以及将来的首要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质量,这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