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差距与对策》主题学术讲座

2013-12-09 09:31
武汉规划协会

2013年11月21日,市国土规划局邀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毛汉英作主题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差距与对策》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编展中心主任胡忆东主持,来自局相关单位、市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城市研究网络成员及在汉高校师生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毛汉英研究员首先对世界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回顾分析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和他在2009年建议武汉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城市新定位的历史过程。他认为,从宏观经济发展上看,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以及武汉经济总量2030年有望跨越3万亿元等因素都有力助推武汉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而长江经济带的打造、交通设施的显著完善以及四大新兴产业的聚集都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在谈到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时,他通过定量研究,认为目前武汉在全国35个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位列第二方阵。与京、沪、津、广四市相比,武汉主要差距表现在于经济结构不优、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高以及综合交通优势发挥不佳四方面。对此,他也提出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及中央商务区建设,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建设,形成经济高地,他还建议,下大力气压缩钢铁、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未雨绸缪,应对武钢生产基地可能搬迁等产业调整所带来的影响;二是要整合交通资源,建设我国中部国际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形成以航空为先导、铁路和公路为基础、水运为辅助、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三是要抢抓历史机遇,积极申报国家内陆自由贸易区,从而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四是要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充分利用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保护好山体湖泊,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打造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五是要调整武汉现行行政区划,通过适当归并城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从而形成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毛汉英研究员的讲座引起了与会者们极大兴趣,他们踊跃提问,就城市辐射影响力、中部地区政策条件以及长江经济带规划等热点问题与毛汉英研究员进行了进一步研讨。最后,胡忆东主任进行了简短总结。他表示,毛汉英研究员曾受委托研究编制《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长期关注武汉,他对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观察与分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必将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这一重大课题以重要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