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2-02-22 09:10
武汉规划协会
      2011年,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在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领导下及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在各专业委员会及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配合下,自觉维护与执行协会章程,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土行业的重点工作,坚持服务宗旨,主动地履行职责,着力推进全市规划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积极为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服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本专业特点的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步。
      一、召开行业发展座谈会
      1、2011年2月11日,通过召开资深规划专家新春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局领导何艳、袁海军及住建部驻武汉规划督察组蔡汝元总工参加了座谈会。近30名新、老资深规划专家欢聚一堂,共叙规划愿景。
      2、2011年8月27-28日,协会秘书处参加了在兰州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管理专业委员会三届三次年会暨大中城市规划局长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同探讨"十二五"时期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方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建平,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任致远,甘肃省兰州市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天津、沈阳、上海等20多个城市的大中城市规划局长及近百名国内规划界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分析了城市规划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并就城市规划事业发展和科学建设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组织会员单位参加科学发展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注重学术研究与交流,以开展学术活动为载体,组织会员单位参加论坛会、研讨会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交融和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全行业的学术地位与水平。
      1、3月中旬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规协在广州举办的“城市规划与科学发展”研讨会。我市孙亚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报告,中规协常务理事、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武汉市规划协会会长张文彤,市规划局副巡视员袁海军应邀参加了会议。武汉市规划协会组织相关各专业委员会、国土规划各分局及远城区局近20名技术骨干参加了学习研讨会。会议就“城市规划在宜居城市建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规划中的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共同探讨城市规划在城市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调控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科学能力,促进城镇化科学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011年5月26至28日,组织规划管理专业委员会(地空中心)和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信息中心)相关同志参加了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办公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在东莞主办的2011年《城市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技术研讨会”。主要是为促进城市规划电子报批技术经验交流,推动城市规划电子报批技术的快速发展,会上信息中心介绍了我市规划电子报批程序,与同行共享先进的报批技术与经验。
      3、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文件及市国土规划局领导的指示,组织数十家会员单位参加由法领馆商务处协同法国海外建筑师协会(AFEX)于6月下旬在武汉召开的“中法城市建筑规划研讨会”,此次建筑与规划的交流活动对我市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举办学术报告会,进一步推动全行业专业技术进步。2011年5月27日,我会联合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及编研展示中心在武汉城市规划展示厅举行 “全国城乡规划设计武汉获奖项目学术报告会暨《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法规选编》首发仪式”。协会邀请各会员单位,全市国土规划系统各区局、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近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上,发布了《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法规选编》和《2009-2010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获奖作品集》,市交通院、市规划院两位专家作了全国获奖项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武汉市生态框架保护规划》的讲座,会后还参观了获奖作品展览。通过学术讲座,了解和掌握了当前规划领域的一些新的理论与方法,深受广大会员的欢迎。
      5、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参加于9月20日-22日在南京市召开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本次年会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根据主管局领导的批示,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组织了六个专业委员会近40名专业骨干参加了此次年会与3000多名国内外规划专家齐聚一堂,讨论城市规划的热点和难点。70家规划单位会在此展示规划成果。此次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主题是“转型与重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郑时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等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武汉市国土规划系统有35人撰写的20篇论文被大会收录。
      6、2011年11月24日至25日,组织规划管理委员会、规划设计委员会及交通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的技术骨干,参加了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中国工程院周干峙院士、邹德慈院士等主要就中国城镇化特色问题、城镇化的质量、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城市化质量与公共服务等方面作了主题报告。论坛主要就城镇化如何在特色中提升质量、制度创新和城镇化问题的国际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7、2011年10月25日,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在我市召开的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作为国际城市规划最高级别学术会议,是我市规划系统乃至全球规划行业的一次“盛典”。 4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国际顶级规划大师和中国主要城市规划部门的代表近2000人齐聚武汉,以“宜居城市:世界城市化,应对新挑战”为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4天的学习交流。借此平台,协会让更多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共同交流与探讨城市规划的发展,更好的学习世界的先进榜样。
      8、参加了11月17日至18日在我市召开的“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年是一年一度的国内交通规划界学术会,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的重要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两院院士周干峙、国务院参事王静霞和国内外交通规划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省住建厅、市政府及其它省市、高校的领导约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国土规划局领导张文彤、何艳、盛洪涛参加了此会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城镇化与交通协调发展、交通与城市布局统筹规划、大众出行与公共交通、交通拥堵治理、交通管理机制创新”等5个方面,围绕着“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的话题,展开多种议题的交流与对话。年会共收录并发表论文181篇,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以及《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研究与实践》等专著,对整个行业的科学、协调和全面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这些研讨与交流活动,提高了学术交流水平,实现了学术互动的良好局面,有力推进了全行业先进理念创新和新技术与方法的借鉴吸收。
      三、坚持评优荐优,着力做好本行业优秀规划设计成果的评选与推荐工作。
      1、今年七月份以来,根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规划协会通知的要求,经主管局批准,我会组织全市规划行业开展武汉市2011年度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与推荐工作。截止到10底,共收到12家编制单位的72个项目。协会与主管局编制处及相关部门按照评选条件、方法和程序,认真做好全市优秀规划作品的征集与筛选工作。25位专家通过分组评议、推荐、大会审议等程序,由我协会推荐的武汉市优秀规划设计一、二等奖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共24项,其中22项分获省级不同级别奖项,有18项已报部级,冲击国家级奖项。
      212月中旬,根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村镇建设协会通知的要求,会同主管局认真组织开展武汉市2011年度优秀村镇规划设计奖评选与推荐工作。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3家规划设计单位符合申报条件的12份项目材料,涵盖范围主要包括镇(乡)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研究类项目等。通过专家评议、推荐、大会审议,共评出武汉市2011年度优秀村镇规划设计获奖项目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5个项目将向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推荐报送,参加2011年度湖北省优秀村镇规划设计评选活动。
      四、紧密联系各级行业协会,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
      1、我会在组织和推进各项工作过程中,主动承担,全力服务,反映诉求,积极协调,维护利益,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年初,召开了2010总结布署工作会。根据主管局工作决策部署和局领导的指示精神,制定了全年工作要点,以指导全年工作。
      2、积极参加行业会议,交流协会工作经验。2011年3月在海口参加了《全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会》,学习交流了其他城市学会工作经验、作法。2011年6月初,我会秘书处参加了《全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联席会》。就协会自身建设、工作情况等进行了经验交流和深入讨论。
      3、2011年8月31日,参加了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四次常务理事会议”。我局袁海军副局长作为中规协常务理事和协会饶淑华秘书长参加了此会,并了解全国其他城市规划协会的工作情况,以改进自身协会工作。
      4、2011年10月11日,协会秘书长针对协会秘书处当前工作及时对工作进行了调整,对人员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对下步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部署。秘书处工作在分管领导袁局长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都有新面貌、新气象,大家一致表示今后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让协会秘书处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加强宣传报道,发挥好协(学)会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行业宣传,进一步彰显了行业风采和专业服务效能。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报道了全行业的重点事项、重要信息,优秀成果等内容,全面介绍了全行业服务城市建设的优势与实力等内容,较好的发挥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加强了对“《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和“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的宣传报道。遵照主管局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会编制和发行了“总规”和“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两期专刊,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这些宣传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取得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加强网站建设。全年在规划协会网站上发布行业信息、工作动态、电子刊物等重要信息38篇。
      三是编辑发行了《武汉国土资源和城市规划》会刊8期(含2期增刊)。共设置各类栏目35个,论文40篇,刊载各类文章220余篇。
      六、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协会在完成换届工作后,重点做好健全专业委员会组织工作。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与管理,支持与指导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在经常性和有效性方面多下功夫。要进一步理顺关系,突出特色、完善机制、上下联动,努力推动协会工作的进步。
      (二)进一步建立协会工作的运行机制。依据行业管理政策法规规定,在领导和决策层面上建立理事长会议制度,研究协会重要工作,并作出部署。坚持秘书长办公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工作例会等制度;在日常工作转运层面上,完善财务、培训、调研、评审等方面的制度;组织参加若干专题的研讨会,就协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作用、发展走向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探索具有城市规划行业特色的协会运作模式。
      (三)进一步坚持服务宗旨,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与技术服务。积极承担起从国土与规划管理部门改革中所转移出来的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对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重大项目,积极担负起协调的职责;整合行业资源,增强规划国土行业集聚效益;要以市场为取向,加强调查研究,主动配合国土规划主管部门做好工作。
      (四)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全行业由设计大单位向设计强单位发展,采取不同方式与途径,促进“产、学、研、设”创新体系的发育与发展,鼓励和推动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和提高创新意识,推进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进一步做好评优荐优工作。适时召开近年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项目总结表彰大会。会议主要任务是:一是进行总结表彰工作;二是动员部署在全行业开展“创新理念,创一流佳绩”活动事项。
      (六)进一步配合主管部门加强城乡统筹协调管理。加强对远城区会员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提供行业信息与专业服务,将在协会《武汉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行业会刊上开辟专栏,宣传全市开发区、远城区的国土资源与规划工作 经验与成果,努力寻求工作新突破。
      (七)进一步开展培训、研讨与交流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同主管局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统一的培训平台。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讲座、考察调研等活动。继续举办城市规划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系列讲座,学习、探索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争取开辟更多地渠道,为广大会员单位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积极组织参加对国内外有关城市转型、生态宜居、城市文化与特色等专题的学习考察。
      (八)进一步做好全行业宣传与展示工作。继续完善我协会网站,做好《武汉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会刊的编辑发行工作;围绕中心,策划重大事项的专题宣传。利用规划展示馆继续办好2011年度优秀规划设计成果展等。